苏邦复苏机(MSCPR-1A)胸外按压在ICU心肺复苏的效果评估
苏邦复苏机(MSCPR-1A)胸外按压在ICU心肺复苏的效果评估
取材自:何忠杰 王凤娜 刘双庆 张玉红 何昕昕 梁金荣 林洪远
解放军总医院第yi附属医院急危重症中心(何忠杰,刘双庆, 张玉红,何昕昕,林洪远);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人民医院ICU(王凤娜);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二医院(梁金荣)
心肺复苏是最为重要的、基本的、也是核心的抢救生命的理论和技术,它是一个看似成熟却包含许多未知的医学领域。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机械化、自动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研究方法。近年这样的仪器有了很大的进步,国产的仪器也有了很好的设计理念。本文就苏邦复苏机(MSCPR-1A)在心肺复苏中的运用做一个临床总结。
资料和方法
1、在ICU加强救治的14例危重症患者,在出现心跳停止后立即徒手胸外按压,并按照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抢救。配合着安装苏邦复苏机(MSCPR-1A),并采用持续胸外按压模式进行,呼吸仍由呼吸机支持。苏邦复苏机(MSCPR-1A)使用时间根据心跳恢复等情况使用时间为12~90min。抢救时间均达到40min,或延长到2h。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机械故障。患者情况见表1.
2、前瞻性制定了患者入选标准,登记观察心肺复苏过程中患者血压(股动脉或中心静脉有创血压,或记录无创血压);记录此时的抢救时间;心电恢复时间、心跳恢复时间,自己循环血压、呼吸功能、脑等指标。
表1 患者一般情况及使用苏邦复苏机(MSCPR-1A)情况
编号 | 性别 | 年龄(岁) | 诊断 | 临终状态 | 心跳停止后--使用间隔时间(分钟) | 使用操作时间(分钟) | 苏邦复苏机(MSCPR-1A)使用时间(分钟) |
1
| 男 | 80 | 呼衰 | 多脏衰 | 3 | 2.0 | 40 |
2 | 女 | 54 | 肿瘤 | DIC | 5 | 1.5 | 78 |
3 | 男 | 72 | 呼衰 | 多脏衰 | 3 | 2.0 | 50 |
4 | 男 | 47 | 多发伤 | 感染休克 | 6 | 2.0 | 90 |
5 | 男 | 56 | 全身感染 | 多脏衰 | 6 | 1.5 | 35 |
6 | 女 | 64 | 肿瘤 | 循环衰竭 | 2 | 1.0 | 40 |
7 | 女 | 67 | 全身感染 | 多脏衰 | 4 | 1.0 | 68 |
8 | 男 | 75 | 肿瘤 | 多脏衰 | 4 | 1.0 | 68 |
9 | 男 | 34 | 复合伤 | DIC | 6 | 0.5 | 58 |
10 | 男 | 72 | COPD电解质紊乱、 | 4 | 2.0 | 42 | |
11 | 男 | 60 | 过敏性休克、 | 急性心肌梗死 | 5 | 1.5 | 47 |
12 | 女 | 57 | 急性中风 | 脑疝 | 4 | 2.0 | 12 |
13 | 男 | 66 | 心脏疾病 | 心原性猝死 | 3 | 2.5 | 64 |
14 | 男 | 59 | 创伤 | 休克 | 4 | 3.0 | 20 |
平均 | 61.64+12.03 | 4.25+1.25 | 1.64+0.72 | 48.79+21.32 |
心跳停止后--使用间隔时间(分钟):指心跳停止后开始到使用苏邦复苏机(MSCPR-1A)的间隔时间。
使用超过时间(分钟):是指把机器在床边展开使用操作工程需要的时间。
苏邦复苏机(MSCPR-1A)使用时间(分钟):是指抢救过程总共使用机器的时间。
结果
1、患者年龄最da者为80岁、最小为34岁,平均(61.64+12.03)岁;女性4,男性10例。患者均处于危重状态,死亡原因为终末期的DIC、休克、多脏器功能衰竭、脑疝等。
2、患者经过抢救,8例出现心跳恢复并维持了血压,5例出现自主呼吸动度,均无神经功能恢复。本组患者全身情况差,包括心脏功能差者,其心跳恢复成功率不高。如果推理到急骤心跳停止的急诊科或院前现场抢救,患者的心跳恢复的成功率会提高。
讨论
胸外按压使非常重要的循环支持,在新的复苏指南中着重在强调它的作用。有研究表明,医务人员的胸外延安在1-2分钟后就会出现频率和按压幅度的改变,使胸外按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,肯定会对复苏效果产生影响。而自动的机械胸外按压是替代人工按压的趋势。
1、操作要迅速 :苏邦复苏机(MSCPR-1A)在使用中在1-2分钟之内可完成操作,熟练者可以更快在1分钟内完成。做好各种准备,可在病房内及时使用,满足胸外按压的需求。
2、抢救有效:本文总结的例数太少,有8例在使用机器按压下,经过综合抢救出现心跳恢复,并出现了血压。证明了该仪器在抢救中的有效性。
血流动力学效果:既往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,7例危重病人在徒手120-140频率胸外按压下,右房压、肺动脉压、股动脉压可能达到,(46.4±9.5)/(6.3±6.0)、(62.9±16.7)/(10.0±3.8)、(103.6±27.0)/(14.6±5.9)mmHg。通过比较发现:力量是维持收缩压的主要因素,而频率是维持舒张压的主要因素;在胸外或开胸按压下,上述三处压力不等,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承受和传导压力的梯度:即左室压>右室压>右房压。它们之间存在18、41mmHg的差值。本组患者3例以中心静脉压为测量值时,达到(38.6±1.5)mmHg,其外周动脉血压的值可能够达到80mmHg。而另外6例患者外周动脉压达到(49.3±3.8)mmHg,这个压力值并不理想。原因与本组患者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终末期,心脏的状况无法与急骤死亡患者心脏状态有差异。仍需要在急骤患者抢救中进一步研究。
3、ICU使用苏邦复苏机(MSCPR-1)的积极意义:心肺复苏是ICU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技术。尤其ICU有大量衰竭患者,在进行着难以成活的抢救,但充满人性关怀的医疗义务或选修家属决定等复杂的临床过程。如果以机器代替医院人员,会为工作创造出积极和主动。从我们工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这是采用机器复苏最突出的优点。既可以成功复苏患者心跳,还可以减轻ICU工作强度,达到医疗伦理目标。
本组选择了使用苏邦复苏机(MSCPR-1A)有心跳恢复或有创压力数据监测的14例患者,取得了8例心跳恢复,7例呼吸恢复,证明了其有效性。苏邦复苏机(MSCPA-1A)可以使医师在抢救中真正做到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完美统一,这一理念在国际上是领先的:
1、达到国际复苏的标准化:着眼心肺复苏器械替代的思路,立足于国际心肺复苏进展把握规范化、标准化的趋势进行设计,完善符合国际复苏指南方案要求。
2、达到复苏的个性化:注重国内专家的研究和经验成果,在解决心肺复苏的个性化方面苏邦具有创新,其按压深度可在4~7cm(1档差为0.5cm)可调、按压频率在90~140次/min(1档差为10次/分)可调。使其可以满足院内、外各年龄组的抢救;以达到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。
3、有好的性价比也是该仪器的优点,很值得在国内推广及使用。
复苏器从人工机械杠杆、电/气驱动、再到自动化、智能化已经是发展趋势,需要不断完善,值得重视。本组患者例数较少,仍需进一步总结临床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