猝死前的急救与预防科普


近日,又一起猝死事件再次抓住了我们的眼球--------杭州一位年仅22岁的女孩小妹(化名)连续四五天熬夜加班,后突发疾病进ICU抢救。遗憾的是小妹已于7月26日不幸离世。

行业内卷的背景和中年危机的现实,让我们不得不一再透支身体健康,但这种透支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,猝死,到底离我们多远呢?
01


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估计,过劳死的人数占到死亡人口总数的4.9%,超时工作导致的疾病负担约占所有工作相关疾病负担的三分之一。可以说,超时工作是最da的职业病风险之一。
02


猝死,又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。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,它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,在全部猝死患者中,心脏性猝死占75%,而另一种非心源性猝死,则指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,约占全部猝死案件的25%,脑出血即包含在内。

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越来越多的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压等问题出现在年轻人身上,发生猝死或者心梗的情况也越来越年轻化。据不完全统计,中国每年猝死的发生率约70万左右,4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逐年增加,年龄不再作为发病的绝dui诊断依据。
03



猝死就像一个隐形的嗜血杀手潜伏再人们身边,让人防不胜防,但它并不是毫无预兆的。2016年研究显示,心源性猝死患者中有51%在猝死发生前4周内出现过预警症状,高达93%的患者会在猝死前24小时内重复出现预警症状。
1
胸痛
2
呼吸困难
3
心悸或晕厥
4
出冷汗、呕吐

急救措施有哪些?
1
静
不要慌乱,应该镇静、安静并保持冷静。
2
卧
如果身体不舒服,应该原地休息,不要走动,全身放松,采取舒适的体位。
3
做心肺复苏

迈松公司从2005年开始是国内最早最专业自主研发和生产心肺复苏机的生产厂家,上图是苏邦第五代纯电动心肺复苏机在急救单元中的应用场景!单臂开放式360℃可旋转结构,实现了快速切入与撤出,能与其他设备的高效配合,保证抢救效率,助力医护人员提高救护成功率!
4
打急救电话
一定要在原地等待,不要自己去医院,很有可能在途中发生意外。
最后,如何预防猝死的发生呢?
1.定期检查 2.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.尽量避免诱因(工作压力过大、久坐不动、剧烈运动、睡眠不足、大量抽烟、酗酒、暴饮暴食等等)

微信号 : maisong88
文字 | 郭东转
排版 | 郭东转
审核 | 胡春营